家长再生气,这4种情况也绝不能打孩子!会影响孩子的一生!

时间:2021-06-30 作者:曾姆斯 来源:漂亮女人网
俗话说: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,在父母的眼里,打孩子实在太正常,谁还没有挨过打?7080的父母更把打孩子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。“三天不打上房揭瓦”,与其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孩子不听,还不如一顿打来的实在,让他记得清楚。

俗话说: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,在父母的眼里,打孩子实在太正常,谁还没有挨过打?7080的父母更把打孩子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。“三天不打上房揭瓦”,与其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孩子不听,还不如一顿打来的实在,让他记得清楚。

儿时的记忆里,老爸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那是没打的,狠狠地打一顿就听话了”,那恶狠狠的眼神和语气,足够让我们姐弟俩老实几天的。是的,父母对于打孩子这件事并没怎么看中,就算父母再理智,再疼爱孩子,也有脾气上来的时候,想忍都忍不住!

但是,打孩子也有禁区,并不能火气一上来就开揍。至少这4种情况下,是绝对不能打孩子的!

第一、3岁之前不要打孩子

三岁以前是孩子心智发育、探索外界的关键期。在这个时期,孩子都是靠好奇心、兴趣和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做事情。没有规则意识,更缺乏对与错的判断标注,犯错自然是常有的事情。
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挨打、受罚,只会约束他的好奇心和探索创新能力,甚至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畏缩懦弱。因此,3岁之前,父母打孩子是禁忌,引导孩子的行为才是关键。

第二、不知者无罪

都说“不知者无罪”,当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,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时,父母也是不能打的。如果只是因为孩子的行为造成了不好的结果产生,脾气一上来就开揍,孩子绝对蒙圈。

打孩子不是目的,让孩子知错就改,下次注意不再犯才是目的。所以,言传身教、父母做好榜样去引导,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。

说到“言传身教”,不禁让我想到今年某省的高考状元,被记着采访时说的一句话:“其实学霸也是人啊,也有厌学的时候,不想看书、不想写卷子,可老爸、老妈都在看书,我也就不好意思了,那个时候是最后的冲刺阶段,真的很感谢爸爸妈妈。”

其实,对于孩子来说,只要父母用心引导,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,不用担心他不优秀。

第三、不可迁怒于孩子

都说“龙配龙,凤配凤,老鼠生来会打洞”,父母的暴脾气绝对会影响到孩子,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你。如果父母因为自己工作、生活上的不顺心而迁怒于孩子,那孩子肯定是极度没有安全感的。

发泄愤怒的方式有很多,因为一件小事儿而迁怒于孩子绝对是父母教育的失职。惩罚孩子不是盲目的,至少让孩子知道,为什么要打他?不分轻重的打,对孩子性格的成长极为不利,孩子长大后容易性格孤僻、更或者会有暴力倾向。

第四、当众不罚

“当众不罚、私下不奖”,《人事管理学》讲究如此,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更要明白这其中的深意。孩子从3岁开始就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,稍大一点儿的孩子更有自尊心和羞耻心。

父母当众责罚孩子或者在外人面前打孩子,都会极度的损伤孩子的自尊心。“人要脸,树要皮”,孩子一样好面子,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,被父母挨打了,他更会觉得是奇耻大辱。

所以,就算孩子犯了错,也要私下惩罚,而且还要让孩子明白“做人要有担当,做错了事就会有相应的惩罚,不要不服气,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。”

小结:最关键的一点是,打了孩子后,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孩子为什么挨打?打孩子不是因为不喜欢他,而是希望孩子变得更优秀。

打孩子后父母不是愤愤的转身而去,而是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,这样才能避免孩子生出逆反心理或是自卑心理,谁不为着自己孩子好呢!


热门关键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