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你养你,凭什么我不能管你?

时间:2021-08-03 作者:金屋藏蕉灬 来源:漂亮女人网
在中国,有一句老话叫:天下无不是的父母,大意就是说做父母的没有不对的,子女都应该接受。

在中国,有一句老话叫:天下无不是的父母,大意就是说做父母的没有不对的,子女都应该接受。

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对孩子呼来喝去,教育孩子的时候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,对孩子非打即骂。

还有经典语录

“我是你爸/妈,生你养你,你就该听我的”;

“我是为了你好,你就该听我的”。

这似乎是很多中国家长惯用的一种思维模式。

在抨击“巨婴”现象的时候,大部分人都义正言辞。

可能是孩子习惯了或是被迫接受父母做好大部分的决定,才逐渐成长成“巨婴”。

孩子是独立的个体

孩子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,而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,然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。

大家初为人父母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体会,你让刚出生的婴儿不要哭,它还是要哭,你让它往东爬,它可能偏偏要往南。

美式教育认可,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。

他们始终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,无论他未成年还是成年,都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去思考,去对话。

这种平等性体现在方方面面,尤其是在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上。

蹲下来和孩子谈话

有一次,兰兰妈的儿子凯凯邀请几个小伙伴来家里玩,男孩子比较顽皮,几个男孩子玩在一起又特别嗨,从房子这头跑到那头,毫无顾忌。

当时我觉得凯凯玩得有点过火了,就跟孩子们说:“各位男士打扰了,阿姨有事情要找凯凯商量,你们先玩,我们一会儿就回来。”

我把凯凯带进他自己的房间,蹲下来保持眼睛跟他平视,让他看着我的眼睛。

跟他讲道理说刚才你这样做,我觉得有点过火,可能会伤到小伙伴,是不是可以收敛一点。

凯凯听了之后表示接受,他会克制一些。那天孩子们玩得也很尽兴。

美式教育当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是,即使是孩子很小的时候,家长也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蹲下来,眼睛和孩子平视,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。

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:把孩子放在很高的椅子上,让孩子俯视家长,家长试着仰视着孩子和他说话,经过一段时间家长就会感受到压抑。

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在家里做这个实验,就会体会到,站着和孩子说话与蹲下来和孩子说话,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兰兰妈认为这也是自己做的最好的一点,在我孩子刚出生没多久,还很小的时候,我每一次跟他说话都是蹲下来,保持和他眼睛平视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于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,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够在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。

一开始我的孩子和我说话的时候眼神也很容易东张西望,我告诉他说,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睛看着对方是对别人的尊重,同时也更能够通过眼神来传达更多的信息。

其实在美国还有一些训练方法,专门锻炼孩子能够自信地看着对方的眼睛。

比如,如果孩子不自信,对话的时候眼神总是飘忽不定,家长可以在额头贴上类似眼睛的贴纸,让孩子看着额头上的“眼睛”对话,习惯之后再看着对方的眼睛。

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渐增强他的自信心,直到孩子可以很自信地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。

不使用命令的语气

蹲下来说话,和孩子维持平等的姿态之后,家长还要非常注意和孩子说话的时候,语气应该保持一种非常平等的态度,这也是平等性的一个体现。

中国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常常是比较居高临下地用命令的语气说你应该怎么做。

在这种状况下孩子的第一反应是抵触。

从心理学上来讲,处于劣势的人总是会增加防备的心理。

有时候即便是家长说的话是有道理的,但因为家长沟通时用了命令的语气,让孩子处于防备、逆反的心理,就不情愿地去接受。

除此之外,家长也需要考虑跟孩子说话时的措辞。

在美式教育里,通常不会有像某些中国家长对孩子说话时的“你应该/需要怎么做”这样的状况发生。

平时兰兰妈跟孩子们沟通,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建议你要怎么做。只是“建议”简单的两个字,就能把家长跟孩子的距离拉近了。

因为建议并不代表父母在帮助孩子做决定,代表着父母跟孩子是平等的,就像朋友一样,只是提出建议引导他,但主动权仍然在孩子。

家长的语气对了,措辞对了,孩子能感觉到跟父母是平等的,没有强弱之分,那么遇到任何的问题孩子会主动地积极地跟家长沟通,接受家长给的意见。

让孩子自己做决定

看过兰兰妈的书的人都知道,

先强调一点,攒星星的表格是我和孩子一起制定的。

在平等的沟通下,孩子认为哪些是他自己可以实施的日常作息,我们一起决定制作出来一张表格。

表格上做得好的会打勾,多少勾就可以兑换一个星星,星星攒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可以用来买玩具。

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去买玩具,因为星星数量有限只能买一个玩具,他在乐高和nerf gun(美国的一种玩具枪)当中犹豫不决。

当孩子纠结的时候,我说,妈妈建议你可以买乐高,因为你已经有两把nerf gun,枪的差别不大,但是这个乐高是你以前没有的形态,所以乐高对你来说可能更有意义。

我特别强调说这只是我给你一定的建议,最后要买哪一个玩具由你自己来决定,这个最终的决定权是你自己的。

有家长朋友问我,不给孩子买玩具,孩子就在店里赖着不走怎么办?

至今为止,我儿子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不给买玩具就赖着不走或者撒泼的情况。一般他听了我的建议之后会告诉我他决定要买哪个玩具。

万一碰到他特别纠结的情况,我会给他限定时间去做最后决定:

“现在倒计时十分钟,你告诉我决定,然后妈妈帮你买,但时间到了之后你还没有决定好,就说明你放弃了今天买玩具,我们也得离开商店。”

就算孩子年纪很小,家长跟他讲道理,他也是懂的。前提是家长一定要养成跟孩子平等沟通的习惯,放低自己的姿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,注意语气和措辞,在一定限度以内,给孩子无限的尊重,尊重他们做的每一个决定。

长此以往你会发现,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加懂事,更加能做出明确的决定。


热门关键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