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悦读时间】《爱暴力》爱错了!(2)

时间:2021-07-09 作者:达?矢抾哆拉? 来源:漂亮女人网

【妈妈网特稿】我们大多数人都承受着父母最深重的爱成长起来,但有时我们没有感到幸福、快乐,反而会在这份爱中苦苦挣扎,迷失自我。这,就是爱的暴力。畅销书作家、心理学专家柏燕谊将《爱暴力》献给那些在爱中挣扎的孩子及其父母们。上次我们已经跟随柏燕谊一起打开了第一扇心灵之门,下面就让我们跟深入地进行了解。

爱,是感受不到,还是根本不存在

我们回到最开始云博的案例。

这个男孩来到我的咨询室时,手上缠着厚厚的绷带。与未辰的自责不一样,他对父亲怀有满腔的愤怒。在他的口中,父亲与暴君、恶魔无异。咨询过程中,他一直在强调,是父亲逼死了姐姐。

原来,云博的父亲是一位转业军人。他年轻时曾有机会入选部队文工团成为一名歌唱演员,但最后未能如愿。父亲转业以后,一直没有放弃音乐理想。他让女儿学习小提琴,让儿子学习钢琴,用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为子女置办了乐器。孩子的妈妈虽然没有什么文化,但全力支持父子三人的音乐事业,不仅家务活从不让他们沾手,甚至外出捡垃圾卖钱贴补家用。多年来,音乐课程差不多用光了夫妻二人所有的收入,一家人始终生活窘迫。所幸孩子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育,弟弟进入了音乐学院附中,姐姐也在全国小提琴比赛中获奖。父亲没有想到,女儿竟会在第一次考音乐学院失利后,突然自杀。

云博记得成绩出来那一天,父亲毫不掩饰内心的沮丧,把自己锁进了里屋。他坐在客厅里,胆战心惊地听着父亲压抑住的哭声。母亲惊慌失措,用力拍着房门,语无伦次地安慰着父亲。全家人中,只有姐姐是平静的,她似乎并不期待任何人的安慰,甚至轻轻地哼起了歌。

显然,姐姐在那一天,就已经决定了要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云博给我看了他偷偷保存的姐姐的遗书:

我恨妈妈,她的眼里只有我爸爸一个人。我更恨爸爸,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。我恨音乐,可我除了音乐一无所长。想到自己的人生还要这样重复不断地延伸,我感到绝望。以前我总觉得,忍耐吧,总有熬出头的那天。可是,现在我等不到那一天了。

云博的父亲将音乐作为自己对幸福的全部期待。梦想受挫的他,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。这样的父母总是对孩子说:“这一切都是为你好,都是出于对你的爱。”然而,他的儿子和女儿却说:“我恨他。他根本就不爱我们。他只爱他自己。”

现在的问题是:如果路人甲不爱你,你会因此感到绝望吗?

答案是“不会”。人们只会为得不到自己所爱的人的爱而痛苦。

人们常说: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。然而,这恰恰是一个最大的认知谬误。爱,是一种相互之间进行良性传递之后获得的感受,付出爱需要有回应,那样才会内心温暖;付出爱需要被接受,那样才有尊严。

事实上,婴儿年龄段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条件相对单一的。无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,处在人生初期的孩子都会绝对依赖他们。因为父母是他们接触世界、认知世界,进而建设自我的唯一渠道和模本。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抚、认可、关怀,受到伤害时,会本能地寻求父母的保护。当父母受到伤害的时候,再弱小的孩子也会忠诚地捍卫自己的父母。婴幼儿在生命初期需要更多的是生存需求的满足和安全感的获得,由于婴儿对于自我建设和自尊的需求还没有那么强烈,所以,只要父母提供给孩子一个温暖、食物充分的环境,他就会紧紧的依赖于你。这是最简单的爱的关系建立的基础。

父母对孩子的爱,却往往不是这么纯粹。

未辰的母亲、云博的父亲,他们都在有意无意中,将孩子当成了实现自身梦想的工具。他们的行为以爱为名,本质却是利用。

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利用,具有很强的隐蔽性。当云博的父亲为给孩子买乐器而与妻子一起拾废品卖钱,当未辰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学费而卖掉母亲传给她的镯子,当他们面对着孩子的成绩露出欣慰的微笑时,有人能怀疑他们的爱吗?

唯有他们的孩子,从心底深处,感觉不到这份爱。因此,他们才会痛苦、挣扎,他们努力地向父母的目标靠近,以期得到父母真正的爱,但他们发现,这种挣扎是徒劳的。父母褒奖他们是因为他们在为实现父母的梦想而努力;他们稍一违背父母的心愿,就要面对父母的长吁短叹甚至严厉责罚。也许他们心里明白,但不愿承认,父母给予他们的不是爱,而是“非爱”,是以爱为名加诸于他们身心的暴力。

人们经常说:爱是生命的源泉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爱,能够激发人意识深处的“生的本能”,让人拥有向上、繁衍、快乐、获取成就的动力。

而那些没有得到爱的孩子,就丧失了这些动力。所以他们痛苦,他们感受不到快乐,甚至像云博的姐姐一样,放弃了自己的生命。

面对“非爱”报复不会带来解脱

我曾接受过一个被父母强行捆来的“问题少女”的咨询。

女孩有很强的自杀倾向,这次自杀干预进行得很艰难,持续了五六个小时之久,结束之时,女孩才打消了轻生的念头。

这个女孩,有一对成功而强势的父母。父母很在乎家族的荣誉,他们给孩子设定了很多学习任务,孩子获得了成绩,他们便四处炫耀。女孩众多的学习项目当中有一项是芭蕾舞,或许女孩在这方面真的很有天赋,她很快就获得了较好的成绩,也拿了很多奖。然而,在一次大赛前夕,女孩的脚踝受伤了,虽然不至于残疾,但她每一次立起脚尖时都觉得筋骨要断裂了,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让她想要放弃最后的决赛。

这时,妈妈对女儿说:“你不能放弃,因为我已经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,你会参加这次比赛。如果你进入前三名,咱们就可以一起去欧洲巡演,你还会拿到某个高等艺术学校的录取名额,那样不仅是我们家庭的荣誉,更会让你前途一片光明。”

女孩没能完成这次比赛。她虽然竭力坚持,但最终摔倒在了舞台上,没有获得任何名次。这对女孩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,但父母只是说了几句“运气太不好了”“真倒霉”这样毫无意义的话,其余的时间便是忙着跟亲戚解释,并且立刻给她在下一次的比赛中报了名。

女孩说,那次事件让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爱她。她开始和一些追求她的男生靠拢。那些人不要求她有什么家族荣誉感,更不会因为她没有获得什么名次而责怪她。在这些人身上,她体会到了长期以来没有体会到的关怀和温暖。

然而一次酒醉之后,女孩被几个男孩轮奸了。

在那之后,女孩便离家出走,在不良场所厮混,成了一个“问题少女”。母亲最终找到她的时候,她正和一群男生住在一起,听到母亲在门外喊话的声音,便慌忙地躲进了衣柜。母亲拉开衣柜,看到赤身裸体的女儿,彻底崩溃了。

这是发生在我咨询生涯里较早的一个案例。前段时间,我看了获得2011年多项奥斯卡奖项的电影《黑天鹅》,看着那个为实现母亲芭蕾人生的梦想而最终精神分裂的小女孩,这个女孩的身影突然又浮现在了我的记忆中。

我记得,坐在我工作室里的女孩,脸色苍白,满眼都是对父母的恨意。她说,自己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,全是被父母害的。她恨父母,但也痛恨现在的自己。她觉得,解除耻辱、结束痛苦的唯一途径,便是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而女孩的母亲则哭诉,说女儿这样伤害自己,是对她的报复。

“报复”这个词并非没有道理。但是,母亲似乎从未想过,女儿为何要报复她?

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告诉我,越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的子女,越会在情感上与父母纠缠不清。他们怨父母没有看到他们自身的价值,他们恨父母剥夺了他们主导自己人生的权利,他们需要父母给予自己(而不是父母的作品)价值的认可,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真诚的赞美和关爱。

为了这个愿望,他们会无休止地和父母发生冲突。最极端的方式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报复父母(未辰的结婚、云博的自残和云博姐姐的自杀,都可以作此解释)。

我们无法指责他们,因为这是生活让他们学会的唯一的爱的方式。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领受到的“爱”,只是痛苦和挣扎,所以他们也只能用让父母痛苦和挣扎的方式,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。

以暴制暴,他们用爱,囚禁了自己爱的能力,同时也囚禁了自己。

怨恨的消逝,才是自由的开始

我记得,在一次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会议上,老师们讨论了弗洛伊德关于控制的关系的理论。

孩子在二至四岁期间会经历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:从生理上看,那就是孩子从无法控制自己排便,到肛门的括约肌发育成熟能够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排泄;从心理角度来说,这是孩子第一次领悟到控制的重要性。弗洛伊德把孩子这个时期的精神结构发展命名为“肛欲期”。

孩子的肛门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,然后转入下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。

然而,在我们国家,很多父母也会在这个时期开始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到现在,父母选择的音乐启蒙乐器大部分会是钢琴或小提琴。

所以有的老师打趣说:“在中国,应该把弗洛伊德命名的‘肛门期’换成‘钢琴期’。”

或许通过钢琴或者其他乐器来学会控制也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,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不能够忽略的:小孩子通过大小便学会的控制,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意志和躯体;而父母通过让孩子学习乐器获得的控制,是孩子通过顺从父母的意志来完成对自己意志和躯体的控制。

前者主动,后者是被动接受。

学习音乐能够锻炼孩子的耐性,能够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气质,能够让孩子获得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,一句话--能给孩子带来很多的益处。

我记得,我喜爱的作家三毛,她的父亲从小也要求她们姐妹学钢琴。她父亲说:“并不是想让你们以此为生,但当你以后的人生遇到重大的悲伤时,音乐可以安慰你。”

所以,让孩子学习音乐本身没有错,但很多父母的出发点,是将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转嫁到孩子的身上。

这样一来,孩子即便获得了成功,也是用他获得的成功来成就父母的幸福感受。

这种成功,不能转化为孩子自身的幸福感,更何况,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之路上获得成功。由此而来的挫败感,加上对父母的负疚感,让孩子在痛苦中迷失。孩子渐渐意识到,自己只是父母用来实现梦想的工具,却又不敢面对自己不被爱的事实。他们努力地想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,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伤。

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信任,因为有过被当成工具的感受,从而无法获得温暖的爱,甚至进而放弃自己、放弃生命,就像云博和他的姐姐。

云博心中对父亲的愤怒,一如我们前述未辰对母亲的愤怒一样,愤怒的根源,在于孩子认为父母并不真正爱自己。

可是,这种认识,并不能帮助他们从自我伤害中解脱。

于是我问云博:在你和爸爸的关系中,有没有让你觉得幸福,觉得温暖的时刻?

云博流泪了。

他告诉我,他记得小时候,他第一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时,爸爸把他搂在怀里。爸爸很激动,眼泪都流出来了。那天,他觉得爸爸很好,觉得自己无比幸福。

那是父子之间一次幸福的共振。父亲将自己的幸福感觉传递给了云博,还是孩子的云博,将这种幸福感全盘接纳。

而传达这一共振的纽带,是拥抱,是父子之间的爱。

虽然随着云博的长大,随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父亲控制欲望的增强,这条纽带已经被破坏,但谁也不能否认,它曾经存在。

云博终于明白,父亲寄托在他身上的,不仅是自己的音乐梦想,更是自己对幸福的全部理解和期待。只是在父亲的意识当中,幸福只能够通过音乐来完成,没有其他的可能性。显然,父亲对幸福的认识有缺失,他并非一丝都不爱自己的儿女。

云博既然已经上了大学,他下面要做的,就是真正独立,把父亲当成一个人来看待,不是他要为之牺牲的神,也不是监管自己的恶魔。他不需要再以父亲的梦想为梦想,也不需要伤害自己来表达对父亲的报复。

未辰也是一样,不需要再为妈妈的离世而惩罚自己。

当然,她的问题还更复杂一点,就是她心里还存有一个疑问:“我和妈妈到底谁对谁错?”

我回答:“妈妈错了。但谁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就不能、不会犯错误?你没有错,但你如果继续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,就真是大错。”

未辰说:“她不是别人,她是我妈妈。”

我答:“她是别人,她不是你。”

如果你曾被你爱的人当作工具,那么你最重要的心理建设,便是与操纵你的人,从根本上分离。

这种分离,并不意味着隔断亲情,而是你要足够强大,成为一个真实的个体。

你是独立的,你是自由的。你不需要为他人的愿望牺牲自己,也不要为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。

你获得的幸福,就是解开“爱暴力”魔咒的钥匙。

【连载预告】

“这都是为你好”,这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。

在这句话的掩护下,父母却对孩子犯下控制的暴行。

请不要以为我是在夸张,雨薇的故事,只是我多年来千百例心理咨询中的一例……

妈妈们,你的爱对了吗?下一期让我们看看错把控制当成爱的案例。


热门关键词